檔案行業
藍光存儲解決方案
行業背景
伴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廣泛應用,檔案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當今檔案工作發展的趨勢。檔案作為信息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化使得用戶更方便、快捷、準確地調閱檔案,大幅提升檔案資源的利用率。檔案行業需要長期保存大量的數據信息,其完整性和數據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數據丟失可能產生重大和深遠的后果。因此,相關法律法規對檔案的保存年限、離線備份、定期檢測和異地備份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
長期保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三十年向社會開放。
-
離線備份
根據《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電子檔案離線存儲介質至少應制作一套。
-
定期檢測
根據《電子文件歸檔光盤技術要求和應用規范》,需要對備份的光盤進行定期檢測。
-
異地備份
根據《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電子檔案應滿足保存三個副本,一份供查閱使用,一份封存保管和一份異地保存。
面臨挑戰
檔案文件一般要求的保存年限非常長,短則30年,長則永久,遠遠超出傳統存儲介質的壽命。 傳統檔案保存、備份主要由管理員手動復制、編制,人為制作標簽,操作復雜,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檔案文件眾多,難以查找,大幅提高決策的難度。 檔案作為一個單位重要的知識資源,完整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現在依然存在著黑客、病毒等安全威脅以及丟失的風險。
解決方案
藍光存儲解決方案基于檔案數據自動化存儲、長期保存、離線備份和定期檢測的需求,提供異質備份、離線備份、異地備份等多種備份方式,滿足法律法規的同時,提供已刻錄光盤定期檢測功能,可在數據發生問題之前進行預測并進行替換。此外,本方案采用高密度、長期、穩定的藍光光存儲介質,相比于傳統的對環境要求相對較高的磁帶和存儲密度比較小的DVD,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
異質備份
方案采用光、磁介質混合部署的方式,采用“3-2-1”備份策略,同時制作3個副本,分布在磁、光兩種介質上,并且保證其中1份離線異地保存,大幅提升安全性。
-
長期存儲
本方案采用一次寫入、多次讀?。╓ORM)的檔案級藍光存儲介質作為主要存儲介質,它具有穩定性高,對環境要求低,存儲年限長(50年以上)等諸多優點,并且未來單個光存儲介質的容量會持續增加,100GB,200GB,1TB甚至幾十TB,完全滿足檔案行業對存儲年限和容量的要求。
-
定期檢測
根據檔案行業的標準,每隔1~4年(可按客戶的需求定制檢測周期),系統會對已刻錄的光存儲介質進行全盤檢測,自動進行質量評定并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提前預測光存儲介質壽命,并把受到威脅的數據自動遷移到新的存儲介質上,無需人工遷移,既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又節省了人力成本。
-
便捷查詢
方案提供標準NAS文件系統服務,無須經過復雜的恢復過程,用戶即可直接查詢檔案目錄,使用非常簡便。
主流存儲介質對比
-
描述磁帶庫(Tape)磁盤陣列(HDD)光存儲(ODD)
-
讀取次數≤3000次讀1萬次(穩定性差)讀10萬次
-
使用壽命10年3-5年50-100年
-
安全性低(頻繁使用易損)低(病毒、系統崩潰)高
-
維護成本對保存環境要求高,需要定期繞帶對運行環境要求很高,需要空調設備冷卻對環境要求低
-
環保指數高(低碳、較少工業廢品產生)低(高能耗、高排放、較多工業垃圾產生)高(低能耗、低排放、 少工業垃圾產生)
-
遷移周期及成本6-8年,成本高3-5年,成本高50年,成本低
-
兼容性隔代不兼容兼容兼容
-
能耗一般高(需要持續供電)低(磁盤系統的1/15)
-
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較高較低
-
總體擁有成本 T.C.O一般較高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