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行業
光存儲解決方案
行業背景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氣象服務進入信息化時代。2019年5月1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推進氣象信息化工作。氣象局收集著各種各樣的氣象信息,如地面、海洋、高空、輻射、農氣、大氣成分、災害、衛星、雷達、氣象服務等重要的數據,這些數據是氣象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必須能夠長期的歸檔保存,以便后續使用。
面臨挑戰
氣象信息化的前提條件是擁有足夠有價值的數據可以進行分析和預測,因此,做好數據的長期保存是氣象信息化的重點。 氣象數據作為大數據分析的基石,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對分析十分必要。這就要求對中長期的數據進行保存,數據量龐大。 氣象數據來源復雜,格式多樣,如何統一保存和快速獲取日漸成為挑戰。
解決方案
光存儲解決方案采用紫晶藍光存儲設備,保證50年以上的存儲年限,滿足氣象數據長期保存的需求。系統提供標準NAS文件服務,支持各種格式的源數據保存,并提供標準RESTful接口,滿足前端不同應用的需求。此外,本方案采用高密度、長期、穩定的藍光光存儲介質,相比于傳統的對環境要求相對較高的磁帶和存儲密度比較小的DVD,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主流存儲介質對比
-
描述磁帶庫(Tape)磁盤陣列(HDD)光存儲(ODD)
-
讀取次數≤3000次讀1萬次(穩定性差)讀10萬次
-
使用壽命10年3-5年50-100年
-
安全性低(頻繁使用易損)低(病毒、系統崩潰)高
-
維護成本對保存環境要求高,需要定期繞帶對運行環境要求很高,需要空調設備冷卻對環境要求低
-
環保指數高(低碳、較少工業廢品產生)低(高能耗、高排放、較多工業垃圾產生)高(低能耗、低排放、 少工業垃圾產生)
-
遷移周期及成本6-8年,成本高3-5年,成本高50年,成本低
-
兼容性隔代不兼容兼容兼容
-
能耗一般高(需要持續供電)低(磁盤系統的1/15)
-
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較高低
-
總體擁有成本 T.C.O較高高低
-
讀取次數磁帶庫(Tape):≤3000次磁盤陣列(HDD):讀1萬次(穩定性差)光存儲(ODD):讀10萬次
-
使用壽命磁帶庫(Tape):10年磁盤陣列(HDD):3-5年光存儲(ODD):50-100年
-
安全性磁帶庫(Tape):低(頻繁使用易損)磁盤陣列(HDD):低(病毒、系統崩潰)光存儲(ODD):高
-
維護成本磁帶庫(Tape):對保存環境要求高,需要定期繞帶磁盤陣列(HDD):對運行環境要求很高,需要空調設備冷卻光存儲(ODD):對環境要求低
-
環保指數磁帶庫(Tape):高(低碳、較少工業廢品產生)磁盤陣列(HDD):低(高能耗、高排放、較多工業垃圾產生)光存儲(ODD):高(低能耗、低排放、 少工業垃圾產生)
-
遷移周期及成本磁帶庫(Tape):6-8年,成本高磁盤陣列(HDD):3-5年,成本高光存儲(ODD):50年,成本低
-
兼容性磁帶庫(Tape):隔代不兼容磁盤陣列(HDD):兼容光存儲(ODD):兼容
-
能耗磁帶庫(Tape):一般磁盤陣列(HDD):高(需要持續供電)光存儲(ODD):低(磁盤系統的1/15)
-
二氧化碳排放量磁帶庫(Tape):一般磁盤陣列(HDD):較高光存儲(ODD):較低
-
總體擁有成本 T.C.O磁帶庫(Tape):較高磁盤陣列(HDD):高光存儲(ODD):低